556 ?工业大发展-《诸天之我是沙悟净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在骆天明的影响下,拔路军提前意识到了知识的价值,意识到人才的珍贵。

    之后的工作中,他们加强了对人才的保护,危险的事情绝对不让他们做,工作时间也严格限制,避免劳累过度。

    在骆天明的指挥下,第一座能稳定生产的高炉很快就建起来了,随后就有第二座、第三座高炉,钢铁产量迅速飙升。

    有了钢铁,骆天明又带人建起了几座轧钢厂,生产枪管、无缝钢管、炮管等等。

    为了能方便快捷的生产,他还手工打造了一批简易机床、轧钢机、空气锤等等设备。

    这些设备的零件居然全都是骆天明用传统的铁匠方式,一锤一锤敲出来的,无论是精度、强度、韧性,居然全都是合格的!

    这可把那些高材生都惊呆了,机器还能这么造,真是开了眼了!

    如果可以的话,骆天明当然不想这么干,忒特么累人了。

    可不这么干不行,若是一切都从头开始,一点一点积累起来,花费的时间太长了,而且没有必须要。外购设备又没有渠道,更没有资金,就只好手工打造了。

    有了基础的设备之后,剩下的就好办了,不但产品源源不断的生产出来,各种设备也能不断复制,继续扩大生产。

    接下来,骆天明又开始忙活化工厂的事。

    造枪造炮,光有钢铁还不行,还得有炸药、发射药。

    有骆天明的指导,这些东西生产起来并不困难,唯一的麻烦是很危险。

    尤其是制造t?n?t的原料三硝基甲苯,还是有毒的,更需要小心在意。

    还有一个问题,就是拔路军缺铜。

    其实不只是拔路军,整个华国都缺铜,而铜又是制造子弹最好的材料。

    无论是子弹头还是子弹壳,都需要铜的自润滑特性。

    没有铜怎么办?骆天明只好又发明了镀铜技术,在铁质的子弹头和子弹壳上镀一层铜,就能节约大量的铜,还能获得铜的自润滑特性,性能还相差无几。

    只是镀铜需要用电,还得再建一个火电厂,这又是一个大工程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