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百九十章:开府建牙,一府五部!-《三国之袁家逆子》


    第(3/3)页

    接下来荀彧作为主要负责徐州铠出口一事的主官,手下不能没有吏员帮手。

    并且身上的官位还不能太低,不然不好同江东那边打交道。

    但平心而论,袁谭并不想委派给荀彧汉庭的官职。

    虽说徐州长史在这种情况下相当合适。

    但真要是任命了,某种程度上其实是在给汉室增加威望。

    对于取代汉朝,重塑新时代的野心不再遮掩的袁谭来说,这种事并不是他乐意看见的。

    更何况,荀彧的名气,论起来,比诸葛瑾、陈登还要大的多。

    诸葛瑾陈登二人的名气只能拿来对内。

    但荀彧,说句不好听的,便是他身上只有一个佐二杂职官的名号,也不会有人真的无视这位文若先生的建议!

    所以袁谭现在正在悲催的……背书。

    “三省六部制中,户部的那个具体权责是怎么弄的来着?”

    凭空创出来一个官职肯定不行,那是真正的草头班子,而且很容易在后面造成官员权责交叉,管理混乱。

    所以袁谭干脆利落的将薅羊毛的魔爪伸向了自己穿越前的历史老师。

    感谢自己穿越前所上过的历史课,还有自己看过的那些杂书。

    袁谭一边绞尽脑汁,一边在纸张上写写画画。

    总算在天色将晚时,将大致的思路罗列了出来。

    “礼部,专门负责对外的交流、交易等工作,但没有检查的权责,同样是郎中、院曹、员外郎和杂职官的等级设置。“

    袁谭将一封帛书递到侍立在册的袁朗手中,说道:“将这封帛书送到荀彧先生那里,快去。”

    吩咐完袁朗后,袁谭看着窗外已经漆黑的夜色,伸了个懒腰,舒展了一下身子后。

    再次低下头,继续奋笔疾书,将自己记忆中兵部的权责也设置了出来。

    兵部郎中,目前的选择要比其他三部宽泛多了,不管是赵云还是庞德、黄忠、高览,都比较合适。

    从前世的私心上讲,袁谭自然倾向于赵云。

    但从理性上,以及这一世的接触来看,赵云也好,甚至庞德、黄忠也罢。

    都属于斗将,在排兵布阵上或许不差,但战略目光,比起高览这位真正身经百战的河北名将,还是有些差距。

    点了点手中的毛笔,袁谭在高览的名字上,画了一个圈,满意的点点头。

    如此一来,自己麾下的官制也算是完善了。


    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