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而江南,一家一姓,动辄数十万亩地! 这是工商业繁荣带来的必然结果,资本不仅让良田改种棉花,还让财富迅速向少数家族集中。这些家族越是有钱,就越要兼并土地,如此情况在全世界都一样。 徐念祖沉默不语。 “我再想想吧。”赵瀚没有立即拒绝。 徐念祖还想再说,被族弟徐凤彩拉住,生怕因此触怒这位赵先生。 赵瀚挥手道:“去吧。” 徐氏兄弟离开,三位名妓被请进来。 赵瀚靠坐在椅子上,指头敲打扶手,脑子里全是江南之事。 计划赶不上变化。 自起兵以来,赵瀚的军事扩张计划,就没有哪次能坚持到底。 大明的腐朽,大明的脆弱,超乎赵瀚想象,他的计划全部过于保守。 “拜见赵先生!” 三位名妓齐刷刷行礼。 “坐吧。”赵瀚随口说道,依旧还在思考正事儿。 此时已是春末,赵瀚穿着一身棉质道袍,就是棉布做的明代休闲服。 服饰非常普通,但架不住人物非凡啊。 三个名妓见过许多大人物,有名士鸿儒,也有一方督抚。但还真没哪个,能有赵瀚这般气势,就静静坐在那里,便给人一种强烈压迫感。 突然,赵瀚回过神来,笑道:“真是抱歉,刚刚在想事情。” 仿佛坚冰融化,那种压迫感顿失,让三人同时放松下来。 王微年龄最大,她奉承道:“赵先生日理万机,恐在想什么天下大事。” “你还真猜对了,”赵瀚问道,“你们且说说,我该先打江南,还是先打福建?” 三女哑然。 她们擅长诗词绘画、曲调歌艺,还真没跟客人聊过这种内容。 赵瀚笑道:“别怕说错,畅所欲言便可。” 林雪说:“妾身是福建人,希望先生能够先打福建。” “先打江南!”王微和柳如是同时开口。 赵瀚问道:“为何要先打江南?” “江西一路行来,百姓安居乐业,”王微回答说,“那江南财赋之地,与其银子落入贪官之手,不如赵先生打下来,让江南的老百姓,都跟江西老百姓一样,早点过上好日子。” 柳如是则说:“南京、镇江还好些,江南偏远州县,听说米价已经涨到三两银子。这般腾贵米价,百姓哪里买得起?赵先生若不出兵,江南今年要饿死很多人。两年前,妾身从松江至苏州,仅百余里路,便看到三次吃人场面。若是无人护送,妾身怕是也被吃了。” 江南太脆弱了,钱多粮少,一遇天灾,必定饥荒。 赵瀚突然转开话题,笑道:“三位来江西,欲做何营生?” 王微说:“妾身想做女校老师。” 林雪道:“妾身善画,可为书坊画些插画。” “妾身……也想做女校老师。”柳如是说道。 第(2/3)页